黎平縣人民政府網
黎平縣人民政府網www.liping.gov.cn貴州省黎平縣人民政府,黎平縣人民政府,黎平縣 黎平隸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湘、黔、桂三省(區)交界處;東接湖南靖州、通道縣,南連貴州從江縣和廣西三江縣,西倚榕江縣,北靠錦屏、劍河縣。全縣地跨東經108 度37分——109度31分,北緯25度44分——26度31分,縣城地處東經109度08分,北緯26度24分。轄25個鄉鎮403個行政村,1497個自然寨。國土面積4441平方公里,2006年末人口51.7萬人,其中侗族人口35.9萬人,占總人口的70%,是全國侗族人口最多的縣。
www.liping.gov.cn - 2020-09-30 - 收藏上虞市人民政府網
上虞市人民政府網www.shangyu.gov.cn上虞地處杭州灣南岸,位于杭州與寧波之間,總面積140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5公里。總人口77.94萬,下轄18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整個地貌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格局。 上虞之名,得于虞舜。據《太康地記》:“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縣。百官從之,故縣北有百官橋。亦云舜與諸侯會事迄,因相娛樂,故曰上娛(娛通虞)。”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設縣,隸屬會稽郡。1992上虞撤縣設市。 上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中,就已經有了“上虞”的文字記載,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縣歷史,是浙江省建縣最早的縣份之一,是全球最早的青瓷發源地之一,也是經典愛情故事梁祝傳說中女主人公祝英臺的家鄉。在歷史上,形成了“舜會百官”、“東山雅聚”、“白馬春暉”等三次名人大聚會,涌現出了被譽為“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者和啟蒙思想家”的王充、“東山再起”典故的謝安、中國山水詩開創者謝靈運、國學大師馬一浮、氣象學家竺可楨、“茶圣”吳覺農、電影名導謝晉等著名鄉賢。
www.shangyu.gov.cn - 2020-09-29 - 收藏桐城市人民政府網
桐城市人民政府網www.tongcheng.gov.cn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北距省會合肥98公里,南至安慶市68公里,是皖西南的交通樞紐和承東啟西的通衢之地,更是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前沿陣地和合肥經濟圈南翼門戶城市。206國道、合九鐵路、滬蓉高速等三大交通動脈縱貫全境,水路菜子湖通江達海,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現轄1個國家級桐城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省級雙新經濟開發區、12個鎮和3個街道,總面積1571平方公里,總人口75萬。 桐城歷史悠久,文風昌盛,為江淮文明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春秋時期即稱桐國,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式建縣,1996年撤縣設市,歷時1200余年。其間人文勃興,代有英才。唐宋兩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詩名,一以畫顯。明末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方以智堪稱“十七世紀罕與倫比的百科全書式”大學者;張英、張廷玉“父子宰相”勤于政事,經世濟民,名揚天下;以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清代文壇200余年。近現代桐城名人有美學宗師朱光潛,一代大哲方東美,革命家、外交家黃鎮,農工民主黨創建人章伯鈞,巨型計算機之父慈云桂。京師大學堂首任
www.tongcheng.gov.cn - 2020-09-29 - 收藏壺關縣人民政府網
壺關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壺關人民歡迎您www.huguan.gov.cn 壺關縣位于山西省東南部,地處太行山東南端,東與河南省林州、輝縣兩市接壤,西與長治市郊區、長治縣為鄰,北與平順縣相連,南與晉城市陵川縣毗鄰,是長治市的“東大門”。因縣城北有百谷山(今名老頂山),南有雙龍山,兩山夾峙,中間空斷,山形似壺,且以壺口為關,因而得名壺關。全縣總面積1013平方公里,東西長46公里,南北寬42公里,轄5鎮7鄉1個經濟開發區,390個行政村,總人口3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萬人。有耕地32萬畝,其中糧田28萬畝,人均耕地不足1.1畝。年平均氣溫8.9℃,年均降雨量574.5mm,無霜期153天,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境內地勢東高西低,地質類型以奧陶紀石灰巖為主,是典型的干石山區,平均海拔為1252米,山地面積占到全縣總面積的74.5%,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www.huguan.gov.cn - 2020-09-29 - 收藏赤水市人民政府網
赤水市人民政府網www.gzchishui.gov.cn赤水位于東經105°36′35″、北緯28°17′02″,地處貴州遵義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與四川南部接壤,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門戶,素有“黔北明珠”的美譽。全市幅員面積1801平方公里,轄9鎮5鄉3個街道,100個行政村,22個社區,總人口30萬人,居住有漢、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6個民族。城區建成區面積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萬余人,城鎮化率達42.6%;全市森林面積206萬畝,森林覆蓋率76.2%,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6%以上,景區富氧離子含量達32000個/cm3;耕地面積20.35萬畝。 赤水歷史悠久,積淀豐厚。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此生息。北宋大觀三年(1109年)建置,初名仁懷縣,治所在今赤水市復興鎮,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遷至留元壩(今赤水市區),曾長期隸屬巴蜀,清雍正六年(1728年)隨遵義劃歸貴州,民國三年(1914年) 改設赤水縣,1990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市。東漢古巖墓群、明代古城墻等文物佐證了赤水歷史的源遠流長。一代偉人毛澤東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出奇兵,譜寫了中外
www.gzchishui.gov.cn - 2020-09-29 - 收藏金鄉政府網
金鄉政府網www.jinxiang.gov.cn金鄉縣地處中國東部的魯西南平原腹地,地跨北緯34°52′-35°40′,東經116°7′-116°30′之間。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北依五岳之首泰山,南鄰江蘇、安徽、河南三省,與孔子誕生地同屬濟寧市。總面積886平方公里,總人口64萬。 金鄉縣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金鄉在夏商時代為有緡國,春秋戰國時代為宋國之緡邑,秦朝設郡縣,西漢時,因在金鄉境內的高平山為漢武帝之子昌邑王鑿墓時,挖出金子而定名為金鄉縣。 金鄉縣是中國著名的大蒜之鄉。由于這里具有溫帶地區風和日麗、四季分明、土質肥沃、雨水充足等優越自然條件,加上勤勞智慧的金鄉人民廣泛采用先進的種植技術,所產大蒜個大、皮白、辣味適中、營養豐富,并具有高出一般大蒜幾倍的藥用價值,受到國內外客戶的廣泛贊譽。出口130多個國家和地區,金鄉大蒜的出口量占全國出口總量的比重居全國縣(市)區之首。 金鄉縣不僅是中國著名的大蒜之鄉,還是全國著名的圓蔥之鄉、金谷之鄉。農產品資源十分豐富,是中國重要的有機、綠色蔬菜生產、加工、出口基
www.jinxiang.gov.cn - 2020-09-29 - 收藏龍里縣人民政府網
中國刺梨之鄉,龍里,龍里縣政府網,龍里政務,龍里信息,龍里新聞www.longli.gov.cn龍里縣位于黔中腹地,隸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貴陽市的東大門和黔南州的北大門。據《貴州圖經新志》記載,龍里取境內龍架山之龍,鄉里之里,而得“龍里”之名。全縣總面積1521平方公里,轄5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167個村(社區),居住著漢、布依、苗等20余個民族,總人口22.63萬,少數民族占41%左右。海拔最高點1775米,最低點770米。縣城海拔1080米。
www.longli.gov.cn - 2020-09-29 - 收藏凱里市人民政府網
凱里市人民政府網www.kaili.gov.cn凱里位于貴州省東南部,清水江畔,距省會貴陽176公里。凱里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2鄉7鎮、7個街道,國土總面積1306平方公里,城區規劃面積792平方公里,總人口63萬人(城區人口33萬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75.36%,其中苗族人口占66.98%。是一個以苗族為主體,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被譽為“苗嶺明珠”。 近年來,凱里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突破口,努力改善城市環境與秩序,提高市民綜合素質,著力將凱里打造成獨具苗侗民族文化特色的國際濱江旅游城市和貴州東部旅游集散地。目前,凱里文明已成為全省的樣板和示范。
www.kaili.gov.cn - 2020-09-29 - 收藏山西省人民政府網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時期,大部分地區為晉國所有,所以簡稱“晉”;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因而又稱“三晉”。全省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610.8萬人,轄11個地級市,119個縣、市、區。山西地形多為山地丘陵,山區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西、南以黃河與內蒙、陜西、河南等省區為界,唐代柳宗元稱之為“表里山河”。 山西省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已發現的地下礦種達120多種,其中,探明儲量的有70種。煤層氣、鋁土礦、珍珠巖、鎵、沸石、金紅石(含鈦礦)、鎂鹽、芒硝、鉀長石、鈦鐵、石灰石、長石、石膏、鈷、銅等礦藏的儲量居全國各省(市、區)的前列。目前,山西查明煤炭資源儲量達2673.79億噸,約占全國查明煤炭資源儲量的20%,故而有\"煤鄉\"之稱。
www.shanxigov.cn - 2020-09-29 - 收藏臨潼區人民政府網
臨潼區人民政府網www.lintong.gov.cn臨潼,是一塊古老神奇而又煥發著青春活力的土地,自周、秦到漢、唐,臨潼一直為京畿之地,處于全國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臨潼是古都西安的東大門,距市中心30公里, 總面積915平方公里,人口70多萬,轄23個街道辦事處、28個社區,285個行政村。臨潼素有“文物甲天下”的美譽,聚集了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為代表的一大批曠世罕見的國家級文物,形成了規模型旅游資源,其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品味之高、組合之好,堪稱世界之最。區內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57處,其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華清池是AAAAA級旅游景點,驪山國家森林公園是AAAA級旅游景點,臨潼博物館是AAA級旅游景點,秦陵地宮和世界八大奇跡館是AA級旅游景點,鴻門坂博物館是A級旅游景點。如此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使得臨潼成為神州大地旅游鏈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并成為來陜游客的必游之地。自改革開放以來,先后有200余名黨和國家領導人來臨潼視察工作,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及政府首腦來此參觀游覽。2011年,全區主要旅游景區(點)累計接待
www.lintong.gov.cn - 2020-09-29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