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遠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平遠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www.pingyuan.gov.cn平遠縣位于梅州市西北部,地處粵贛閩三省交界處,面積1381平方公里,人口26萬,轄12個鎮(大柘、仁居、東石、石正、八尺、差干、上舉、泗水、長田、熱柘、中行、河頭),縣城設在大柘鎮。東連蕉嶺縣,南接梅縣、興寧市,西鄰江西尋烏縣、北與福建武平縣接壤。
www.pingyuan.gov.cn - 2020-05-04 - 收藏通江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通江,位于四川東北部,古屬巴國,秦屬巴郡,西魏置縣,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幅員面積4116平方公里,人口80.2萬,素有“川陜蘇區首府”、“中國紅軍之鄉”、“中國銀耳之鄉”、“中國溶洞之鄉”的美譽。通江歷史悠久,文化厚重。通江資源豐富,尤其是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以通江為中心的通南巴天然氣構造帶經初步勘測儲量達8669億立方米.通江是中國銀耳的發祥地,集自然風光、革命遺址、歷史名勝于一體的旅游資源,是通江的一大特色,通江是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首府,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兩次親臨視察,并把通江作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聯系點。
www.tjxzf.gov.cn - 2020-05-04 - 收藏思南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思南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www.sinan.gov.cn)于2000年8月6日正式接入internet網,面向社會公眾開放。思南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思南縣人民政府各部門在互聯網上信息發布和提供在線服務的總平臺,是思南縣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鄉鎮人民政府子網站與公眾聯絡和交流的總窗口。 網站設有“政府信息公開”“新聞中心”“政民互動”“走進思南”“在線辦事”“百件實事網上辦”“政務公開”“民生頻道”“三農頻道”“企業頻道”“旅游頻道”等眾多權威性欄目,著力對外樹立政府形象,溝通政府與社會公眾的關系,為社會各界提供信息服務,面向全國、面向世界宣傳介紹思南的優勢和潛力,為思南的經濟建
www.sinan.gov.cn - 2020-05-04 - 收藏安遠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安遠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www.ay.gov.cn)安遠縣位于江西省南部,東毗會昌、尋烏縣,南鄰定南縣,西連信豐縣,北接于都、贛縣。東西寬約48.8千米,南北長約84.6千米。國土面積2374.59平方千米,占贛州市面積的6%,江西省面積的1.4%。安遠縣歷史悠久。據記載,建置前,安遠縣在虞夏時期為禹貢揚州地,春秋屬吳,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漢屬豫章郡雩都縣。公元544年(南朝梁大同十年)置安遠縣屬南康郡。縣名因境內有安遠水而得。公元1310年(元至大三年)屬贛州路,相沿至今。 二、文化名勝 安遠文化底蘊深厚,名勝古跡眾多,建于北宋的無為塔、古跡蓮花巖、清代永鎮橋均屬省級文物保護單
www.ay.gov.cn - 2020-05-04 - 收藏公安縣人民政府門戶網
公安古稱“梅園”,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在此設立郡縣,改梅園為孱陵,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東漢建安14年(公元209年),劉備借得荊州,被冊封為“左將軍”,人稱“左公”,屯兵油江口,后人為了紀念“左公在此安營扎寨”,故將孱陵改為公安。 公安縣地處東經111.48°—111.25°,北緯29.37°—30.19°,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邊緣。南北最長為75公里,東西最寬51公里。公安北與荊州市隔江相望,南臨湖南安鄉,東連石首,西接松滋。 公安縣轄16個鄉鎮,版圖面積2257平方公里,人口101萬,是全國重點糧、棉、油生產基地,聞名全國的魚米之鄉。著名作家碧野先生曾冠以“銀公安
www.gongan.gov.cn - 2020-05-04 - 收藏興國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興國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www.xingguo.gov.cn)興國,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贛州市北部,東倚寧都,東南鄰于都,南連贛縣,西鄰萬安,西北界泰和,北毗吉安市青原區、永豐,連接吉泰盆地,距贛州市82公里、省會南昌346公里。全縣轄25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304個行政村、8個城市社區,全縣國土總面積3215平方公里,總人口80萬。——歷史悠久,人杰地靈。興國建縣于三國,至今已有近1800年的歷史。著名人物古有唐代“江南第一宰相”鐘紹京,宋代理學詩文家李潛、李卿、李仆父子兄弟七進士,明代史學家呂復,欽天監靈臺博士廖均卿,清雍正重臣禮部侍郎王思軾,近有美國決策科學會議主席、泛美大學教
www.xingguo.gov.cn - 2020-05-04 - 收藏中國庫爾勒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庫爾勒市成立于1979年9月30日,維吾爾語意為“眺望”。庫爾勒市地處歐亞大陸和新疆腹心地帶,塔里木盆地東北邊緣,北倚天山支脈庫魯克山和霍拉山,南距“死亡之海”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直線距離僅70公里。庫爾勒市是古絲綢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因盛產馳名中外的“庫爾勒香梨”,又稱“梨城”。www.xjkel.gov.cn
www.xjkel.gov.cn - 2020-05-03 - 收藏棗莊市委官方網站(棗莊政務網)、棗莊市人民政府(棗莊市政府門戶網站)
棗莊市委官方網站(棗莊政務網)、棗莊市人民政府(棗莊市政府門戶網站)
www.zaozhuang.gov.cn - 2020-04-15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