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可口可樂公司推出全球首款由海洋回收廢塑料制成的飲料瓶,第一批塑料瓶共300個。據媒體報道,原料中25%的塑料來自志愿者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收集的海洋垃圾
據可口可樂公司介紹,從地中海和海灘回收的部分海洋塑料垃圾轉化為再生塑料后,按25%的含量參與了約300個可口可樂樣瓶的制造。盡管此前曾有海洋塑料垃圾再生制成食品飲料包裝,這批樣品是首次成功使用海洋塑料垃圾制成的塑料瓶。
據悉,從2020年開始,該公司計劃在可樂瓶中推廣這種回收材料。
網友評論:人類活動與垃圾排放,讓大量塑料涌入海洋,其中體積大的最終會分解為微粒。而人們一度認為無比純凈的海冰中,已有數以萬億計的塑料微粒——每立方米海冰含240個塑料微粒,這一密度約是大太平洋垃圾漂浮帶塑料微粒的2000倍。
德國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院分析認為,北冰洋中部的塑料微粒分布非常復雜,而因海冰消融釋放出的塑料微粒,將輕易“攻占”深水區域,被海洋中的濾食性動物吃掉,存留在它們體內,再經過食物鏈層層傳遞。
另外,通過一種海洋采樣儀上的塑料纏結記錄,英國海洋生物學會的科學家們日前統計了1957年—2016年的海洋塑料出現數據。這份最新報告稱,僅從北大西洋和臨近海域的塑料數量來看,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增長超預期。
自1957年以來,采樣器已在北大西洋和鄰近海域拖曳超過650萬海里,這幫助團隊確認了公海塑料數量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的增長。結果發現,塑料纏結從2000年開始增長了10倍!
這其中,人類漁業相關的塑料(如漁網)對過去20年間的塑料增長貢獻最大。同時,在臭名昭著的太平洋垃圾帶區域,廢棄物中99.9%都為塑料,其中至少46%為漁網。
來源:綜合中國經濟周刊 網友評論、人民網 流程編輯:tf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