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李利娟被評為“感動河北十大人物”,包括央視在內的多家主流媒體對李利娟事跡進行報道,一時間,李利娟成了全國有名的“愛心媽媽”。
但收養數字朝著一個普通家庭甚至一家小型福利機構都難以承受的方向發展著。尤其是在2011年成立愛心村之后,數字愈發膨脹。2013年,收養的孩子共有48個;到2017年達到了104個。
然而,戶口登記在愛心村的孩子,卻不一定是棄嬰。
據北青報報道,李利娟曾主動讓愛心村一名護工的孩子把戶口落在愛心村,且這個孩子的名字,也出現在公訴書中違規辦理的低保名單里。還有一些為了生二胎的人家,也會找過來,把孩子落在李利娟名下,但并不在愛心村生活。
2014年至2018年期間,李利娟作為該愛心村負責人,將愛心村公用賬戶資金61萬元,轉至自己個人銀行卡賬戶用于個人消費。
其中,2017年6月,她從該個人賬戶分兩次轉賬給其子韓文共47萬元用于購買豐田霸道牌汽車;2017年10月、11月她從該個人賬戶分兩次轉賬14萬元,用于其個人購買紅木家具。
韓文承認曾收到母親47萬元轉賬。但他稱,這是李利娟歸還其墊付的愛心村工程款,包括水泥材料、電纜、磚等費用,還有的是醫藥費等。
商人王民(化名)稱,2015年至2017年期間,他總共給愛心村捐款300多萬。當時,他通過電視欄目看到李利娟收養了很多孤殘兒童,生活拮據,王民十分感動。他從廣東來到了武安愛心村想捐款,李利娟給了她的個人銀行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