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0日,在瑞典舉行的諾貝爾頒獎典禮現場,97歲鋰電池之父約翰·B·古迪納夫坐著輪椅上臺領取化學獎,他本人也是諾獎最年長得主。

在今年,97歲的約翰·B·古迪納夫超越去年96歲時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阿瑟·阿什金,刷新了諾比爾獎得主的最高齡記錄,可以說這是一份遲來的最高榮耀。據悉,古迪納夫是公認的鋰電池之父,人們常用的鋰離子可充電電池正是由他發明。此外,他還發現了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和用于確定超交換材料磁性符號的古迪納夫-金森法則。

在1991年,索尼基于古迪納夫的理論,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鋰電池。此次,和古迪納夫共享諾貝爾化學獎的,還有美國賓漢頓大學的M·斯坦利·威廷漢和日本旭化成集團研究員、名城大學教授吉野彰。威廷漢被稱為可充電鋰離子電池之父,吉野彰則在1983年運用鈷酸鋰陰極和聚乙炔陽極制出了世界第一個可充電鋰離子電池原型。

可以說,古迪納夫為現代鋰電池做出了先驅性貢獻,被業界稱為“鋰電池之父”。即使他現已97歲高齡,卻仍然為世界人民的福祉奮斗在科研一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