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媒路透社報道,隨著第五輪制裁計劃的失敗,歐盟內部的裂痕已經越來越多。在能源制裁領域還沒有得到緩解的德、法、意等國家,又被要求對俄羅斯禁運煤炭,這點燃了很多德法民眾的憤怒,呼吁自斷生路的行為“堅決不可接受”。所以制裁案幾乎沒有得到討論就被直接否決了,立陶宛、愛沙尼亞等東歐國家對此非常氣憤,認為某些歐盟國家對俄羅斯沒有任何制裁決心,這種利益割裂的情況每天都在上演。
與此同時,歐美也加強了對其他國家的“監控”。最近一個月很多歐洲媒體以“中印不肯譴責和制裁俄羅斯”為由再次發難,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甚至將這當做是一個討論話題,指責中國“沒有任何行動”。拜登政府也是每過一段時間就催促施壓中方對俄應該采取果斷的態度,或者“希望中國直接參與制裁”,這已經是不加掩飾了。但中方的態度始終如一:嚴守中立立場,不認為制裁能夠解決問題,也堅決反對美國處理對俄關系時損害中方利益。
7日當天,白宮在新聞發布會上又宣布了一條重要消息:美國將邀請中國就俄烏局勢進行溝通,拜登政府期待和中國進行持續對話。普薩基還透露了這次會談的重點:涉及美國所期待的內容,即中方遵守對俄制裁,不向俄羅斯提供物質支持。美媒敏銳注意到,這次美國期望和中方談判不管是條件還是態度都有了很大緩和,即“總統似乎已經不要求中國響應執行對俄羅斯的制裁,美國想讓中方保持目前為止的中立立場即可,不要讓西方的制裁受影響”,也有人認為,美方之前只是“呼吁”幾次,他們根本沒有期待能控制中方對俄制裁,這不太現實。
還有一條關鍵的信息是,美媒從“消息人士”那里獲悉到,引起中國強烈不滿的美國議長佩洛西訪問臺灣地區計劃因為她突然感染新冠肺炎擱置了,但佩洛西在幾天后即將啟程,該計劃并無長期凍結的意思。假如因為議長的行程導致中方有所反應的話,這場白宮期待的會談必然不可能進行下去,所以美媒認為這件事可能還會出現變數,兩個計劃必然有一個將會取消。
除此之外,即使是美國降低要求讓中方“不要對俄羅斯進行支援”的條件,也未必能夠完全實現。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在上個月就表示,若美國因俄烏沖突制裁中國,中國必將進行有力回應,且會對一切制裁加以反擊。換句話說,中方自始至終都沒有承諾過要根據美方的制裁采取對外政策,保持對外獨立性將是前提。也有分析認為,美國希望能夠用談判來穩住中國,他們如果采取制裁并遭到反擊將會導致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