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道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4月23日報道,俄羅斯經濟瀕臨崩潰,其影響甚至可能比最初預料的更為嚴重。
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內,全球金融界的一些人士擔心,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后,西方排山倒海的制裁意味著,全球經濟已分裂成兩個陣營,這將造成災難性后果。
他們認為,世界經濟正在分裂成兩部分。俄羅斯將被迫遠離西方金融業、技術和美元,而其他國家為避免成為下一個俄羅斯,可能效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耶·古蘭沙上周就俄烏戰爭爆發后的全球經濟形勢發布嚴峻預測。他當時說:“戰爭還加大了風險,世界經濟可能較為長久地分裂成使用不同的技術標準、跨境支付系統和儲備貨幣的地緣政治集團。”
他說,在貿易和標準方面分裂成不同集團,這種“結構性變化”對全球經濟而言將是一場災難。
雖然經濟學領域的知名思想家似乎一致認為全球經濟正在經歷根本性變化,但他們對于疫情后、烏克蘭戰爭后世界將呈現何種格局仍意見不一。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戰爭將導致經濟分裂以及美元喪失世界儲備貨幣地位;另外一些人則堅決不信正在發生這種重大變化。
英國可靠來源-隆巴德咨詢公司負責全球宏觀策略的董事經理達里奧·珀金斯說:“我們始終認為,全球經濟會分裂成不同的貿易集團——美國、亞洲和處于二者之間的歐洲,但這個進程已經加快了。其中一些趨勢將加速,特別是考慮到俄羅斯、印度及其他國家正越走越近。它們開始在雙邊貿易中不使用美元。”
西方國家政府對俄羅斯實施的金融制裁是全面且毀滅性的,一些公司將業務撤出俄羅斯也對該國造成了打擊。有人擔心,這可能迫使俄羅斯及其他國家尋求建立新的金融系統,來代替由西方及其重要金融機構主導的全球金融系統。正如對俄羅斯的制裁所表明的,如果被西方凍結,那些儲備可能突然變得毫無用處。
美元對全球貿易也至關重要,其用途從為國際業務定價到購買石油等大宗商品無所不包。但俄羅斯宣稱,若干買家已同意用盧布購買俄天然氣。瑞銀集團全球財富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保羅·多諾萬說,鑒于世界貿易“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不那么全球化”,儲備貨幣概念的重要性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