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公司不是事,財稅公司一套辦好。
主要是業務與成本,選擇什么行業。
首先當老板不是什么爽事,要操心的事非常多。
本質就是養一幫人,大家賺錢你賺一份。
操心肯定是跑不了的。
成本:
房租成本:
寫字樓>門面>普通辦公室>小區房>政府產業園。
我自己275平方小公司,寫字樓和部分辦公室都是商業用電,新人建議選擇市中心小區好停車的樓房,有的小區會把一樓車庫改成門面,也適合小公司辦公。政府產業園房租較低,但要求比較高,有的要求你開會,要求申報有的要求高新科技等等,而且一個蘿卜一個坑的,看情況進不進。
人員成本:
人員成本要占一半,現在用人不便宜,隨便一個前臺都要四五千。人一多不算房租一個月都小十萬固定開支。人才你不給開過萬是養不住的,而且人才并不好招聘,混日子的居多,用人不能干的趁早給錢開了,現在有專門坑勞動仲裁的。會計,人力資源是固定的,其他的法務等等看情況加。現在年輕人也不好管,要求事少錢多離家近,所以辦公場所不能離開市中心太遠。大部分招聘平臺,沖會員也是幾千。
水電成本:
一定要問清楚,商用電貴家用的便宜。商用電問清楚多少錢,去抄電表。有的寫字樓物業除了物業費還會在水電費里克扣。
設備成本:
看什么行業,電腦空調什么的加一塊,也最少三四萬塊錢。有的寫字樓有中央空調,我當時就沒注意,拉空調銅管啥的都倒貼不少。如果買大于3p的空調,一定要問清楚三項電接口在哪里。
一定不要選西曬特別重的房子.......熱不死你。
應酬成本:
不一,也要占三分一二。
日常消耗成本:
打印機,待客茶水,香煙,小飲料零食啥的,很多看不到的小錢消耗。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睜眼就是錢。
行業選擇:
人力驅動行業,人才驅動行業,關系驅動行業。
人力驅動行業:比如人力資源,人販子公司,賣到廠里的。客服公司,一大堆人,幫甲方打電話的。還有電銷公司之類,賣房子的等等,是個人就能干的,在各大招聘網,招聘會常駐。
人才驅動行業:
廣告設計,直播mcn公司,財稅公司,商拍攝影公司,互聯網公司等。核心員工不是親爹勝似親爹,供好了,別跑了。
關系驅動行業:
大宗貿易公司,采購型服務性乙方,建筑公司,那這些東西都不是一般人干的,綠藤市伊河新村項目等著你。
綜上所述,開公司成本不一。
但有很多隱性成本與人事關系。
一旦開業,準備好見識各種臥龍鳳雛三教九流吧。
建議新手整民房或者產業園,年成本在十萬以內。
有錢了再整大的,放心。只要你敢多招人有多少錢都給你賠光。
業務才是關鍵,開業的那天才是屁事的開始。
該給的給,設置好績效,責任到人。該扣要扣,一定節省好成本。
我以前開公司都是找關系整的便宜寫字樓,后來搬到這邊,這幾個月見了幾百個人。賺的雖然比以前多,但養的人更多,支出更大,賺的踏馬都是辛苦錢,比以前累多了。
所以我一點也不羨慕那些一天只睡四個小時的大老板,因為他們講的是事實。我常說前年在泡腳,去年在洗澡,今年踏馬十二點了,我還在加班。
一切要務實而非務虛名。公司不重要業務才重要,業務不重要回款才重要。回款里現金最重要。
不要想著改變一個人,選擇大于努力,能換趁早換人。
最后的最后,一切相信合同,不要相信任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