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受到美國的壓力,歐洲在俄烏問題上選擇力挺烏克蘭,對俄羅斯進行多輪制裁,同時還計劃要與中國脫鉤。但是,事情的發展已經出乎了歐洲的意料,受到地緣政治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發展持續低迷,其中歐洲經濟更是一言難盡,極有可能陷入衰退。
但是,美國作為歐洲的盟友,不僅沒有提供幫助,甚至還在背后向歐洲“捅刀”,通過出售天價的天然氣在歐洲身上割了一波韭菜,而且又出臺了《通脹削減法案》,加強對到美國發展的企業的補貼,導致更多的歐洲企業流向美國。面對美國的這種做法,歐洲不得不作出改變,美歐之間的關系將會出現變化。
王毅接到意大利邀請
對于美國這種趁火打劫的行為,歐洲各國已經開始有所行動,法國總統馬克龍此前就表示,歐洲是時候被喚醒了。德國總理朔爾茨也對外發出警告,美國出臺的這些優惠政策很有可能會觸發一場嚴重的關稅大戰。除了嘴上抱怨以外,歐洲國家還付諸了實際行動,最近歐盟各國已經在布魯塞爾進行了商議,強調可能會對美國采取報復措施。
就在歐洲與美國出現巨大的裂痕的時候,歐洲各國對中國的態度卻出現了緩和,投資界也將更多的目光放在了中國的身上。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最近德國的一些企業就對外表示,中國一直以來都是歐洲非常重要的伙伴,雙方應該繼續加強合作,當前正是歐洲加大對中國市場投資的大好時機。
與此同時,不久之前,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還接到了意大利副總理的電話,雙方就多個方面交換了意見,王毅表示中方歡迎更多的歐洲國家到中國了解實際情況,也希望意大利能夠促成中歐關系的持續友好發展。
歐洲多國領導人計劃訪問中國
一些分析認為,從當前的趨勢來看,中歐之間的關系將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最近,歐洲多國領導人已經釋放了訪華信號,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多次明確表示,自己希望再次開啟訪華之行,他認為兩國領導人非常有必要進行會晤,因為這是兩國合作成功的關鍵。除了馬克龍以外,荷蘭和意大利的領導人也明確表示,自己計劃對華訪問。
部分消息來源:國際旅游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