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移動手機操作系統(tǒng),Android與母公司谷歌有著相互依存的關系,谷歌可以對下游手機品牌指手畫腳,形成事實上的壟斷行為。據外媒報道,歐盟因Android涉嫌壟斷開出50億美元巨額罰單,此舉遭到谷歌方面強烈反對,表示壟斷只是用戶的自由選擇,因為谷歌體驗更好。
據悉,案件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谷歌利用其在互聯網搜索市場主導地位,要求下游Android手機廠商瀏覽器默認谷歌搜索引擎,并且向大型Android手機廠商支付費用預裝谷歌搜索APP。2018年7月份,歐盟委員會認為壟斷地位,開出43.4億歐元(約合51.5億美元、332億元人民幣)巨額罰款,此舉遭到谷歌方面的強烈反對,案件一直拖了超過三年時間來到現在。
谷歌方面堅持認為自己沒有任何錯誤,要求下游廠商預裝谷歌搜索APP只是賦予他們一個機會,給予的廣告費用也只是激勵手段而已,這種行為并不能被解釋為壟斷。谷歌律師特別強調“補償性”收入來源只是激勵,希望下游手機廠商更加開放,而且可以幫助手機廠商壓低價格,更好的與蘋果公司競爭,谷歌為了市場活躍性付出巨大努力。手機廠商為了回報谷歌,象征性地預裝谷歌搜索APP,可以讓消費者更好的免費獲得信息。
谷歌律師的狡辯令人感到胃口不適,“廣告費”被形容為“激勵”、要求手機廠商預裝谷歌搜索APP形容為“自愿回報”,甚至暗示這是推動科技進步的慈善行為。而且在最新的一次辯護中,谷歌律師再次強調“全世界幾十億的網友使用谷歌的互聯網服務,是因為服務體驗更佳,而不是谷歌為保持市場競爭優(yōu)勢的一些合作交易”,仍然強調這不是一種交易,所以不能被視為壟斷行為。
歐盟的律師對谷歌嗤之以鼻,表示罰款僅僅占到谷歌2017年營收的4.5%,谷歌為了讓 iPhone默認谷歌搜索引擎,每年向蘋果支付廣告費用就達到上百億美元。歐盟認為50億美元左右的罰款只是阻止谷歌類似行為,希望谷歌認識到反競爭的性質,谷歌應該能夠明白,哪怕真如狡辯所說“過失犯下的罪行,并不比故意犯下的罪行輕”。
谷歌方面則再次堅稱自己沒有犯錯,希望歐盟撤銷罰款決定,并且諷刺:全球幾十億互聯網用戶使用谷歌作為主要搜索工具,并不是因為谷歌濫用主導地位,而是因為谷歌搜索是行業(yè)最好的。消費者并不是傻瓜,如果其他搜索引擎比谷歌更好用,消費者肯定會使用其他的搜索引擎。
話題:小伙伴們,你認同谷歌方面解釋“向手機廠商支付費用是獎勵,不是廣告。手機廠商預裝谷歌搜索APP是回報,不是協(xié)議”狡辯嗎?先關注,再留言,開心發(fā)財每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