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亞娟 張榮旺 上海、北京報道
近日,國家信息中心正式發布《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2022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在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和穩崗穩就業方面繼續發揮積極作用,共享經濟主要領域亮點凸顯。全年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約38320億元,同比增長約3.9%。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顯示,不同領域共享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凸顯,生活服務和共享醫療兩個領域市場規模同比分別增長8.4%和8.2%,增速較上年分別提高了2.6個百分點和1.7個百分點,呈現出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受多種復雜因素影響,共享空間、共享住宿、交通出行三個領域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顯著下降,同比分別下降37.7%、24.3%和14.2%。
總體來看,報告認為,2022年我國共享經濟發展呈現出一些新特點。一是共享出行、生活服務等領域市場格局加快重塑,競爭更加激烈。二是平臺企業合規水平持續提升,合規化成為新的競爭焦點,也日益成為平臺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是治理規則和制度規范持續完善,執法力度加大,市場秩序不斷規范。
展望未來,報告分析,我國共享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將更加優化。國家層面關于平臺經濟和平臺企業發展的定位更高、政策基調更加積極;平臺經濟監管走向常態化、制度化將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和信心。以個體工商戶為代表的市場主體參與共享經濟創新發展的營商環境更加完善。從國家到地方不同層面,共享經濟新業態在數字經濟整體發展中的作用受到進一步關注和強調,成為各地拼經濟擴內需的重要抓手,層出不窮的技術創新也將為共享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