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中國廣電與聯想宣布,雙方將在5G終端、應用服務等領域展開創新合作,共同打造新一代全互聯PC,將在遠程辦公、在線教育、低時延工控等新興應用場景發揮重要作用。而在3月下旬,中廣融合智能終端科技有限公司與浪潮智能終端有限公司達成協議,致力于在超高清編解碼技術、智能終端產品等推廣覆蓋等領域的合作。
流媒體網認為:上述兩則新聞都是在終端領域,但發力點與目標場景有很大差別。就前者而言,或許中國廣電與聯想或可期望以FWA(固定無線接入)上網卡方式在原創辦公、在線教育等PC應用領域發力廣電5G。按照去年底消息,192號段已經形成500萬以上用戶。對于亟待提高規模效應的中國廣電而言,除了直接的手機消費用戶外,上網流量卡也是重要的5G發展方式。在3G/4G發展早期,上網卡也曾經盛行一時。再如,在美國,Verizon、T-mobile為代表的移動運營商就通過FWA在寬帶領域獲得了大量用戶,并被認為對原來的市場主導者(Comcast、Charter)形成打擊(參考《5G FWA成為美國寬帶市場X因素?》)。而一直未能在手機端發力的聯想,憑借自身渠道力量或許可以通過該方式擴大PC銷售。而后一則新聞,流媒體網認為更多是在機頂盒相關領域的規模化整合,考慮到各地廣電有線運營商在機頂盒領域技術規范方面極不統一,推高了對應成本,而中廣融合智能終端公司作為中國廣電旗下的專業公司,在推進廣電有線在專業領域的規模化整合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更為值得注意的是,3月31日,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相繼發布了4個中國廣電IP骨干網(一期)工程國干網部分相關系統傳輸設備采購項目中標候選人公示,涉及國干網京滬京漢廣等3個系統傳輸設備采購項目、國干網西環西南環等14個系統和21省省內延伸段系統傳輸設備采購項目、國干網鄭徐系統傳輸設備采購項目、國干網滬杭系統傳輸設備采購項目等。對業內來說,IP骨干網是中國廣電有線行業深度整合工作的關鍵內容,是未來廣電專網、廣電云等工作的重要推進步驟。比如,在寬帶領域,IP骨干網更好地推進有線行業的“全國一網”與跨省互聯工作,有效推進行業性的寬帶業務與內容資源的協同,可以真正體現中國廣電的內容集約化平臺、寬帶集約化平臺(中廣寬帶)等平臺優勢。進一步,中國廣電還需要在此基礎上實現與其它電信運營商寬帶對等互聯互通——這可是中國廣電坐實“第四大運營商”交椅的硬實力(這里就不說寬帶業務對于有線行業的重要意義了)。所以,中國廣電IP骨干網上述工作的推進可以認為是行業一體化發展的必不可少的步伐。
廣播電視法或將出臺?
同樣在上周末,國家廣電總局政策法規司發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例如,近年的“清朗”系列行動在文娛治理方面都強調對過度娛樂化、流量至上等問題持續開展整治,這其中必然涉及廣電管理短視頻領域。再如,在IPTV、OTT盛行的背景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業務分類目錄》等規章和規范文件。
該報告在2023年的部分重頭戲是:推進《廣播電視法》的制定工作,以及“進一步規范和強化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執法工作”。流媒體網注意到:早在2021年初,國家廣電總局就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視法(征求意見稿)》,并在2022年7月份提請審議。作為我國首部廣播電視法,其進程當然備受期待。流媒體網認為:考慮此前工作進度,以及二十大的推進,新的《廣播電視法》或將在較快時間確定和出臺。在此之后,未來網絡視聽必將進一步加強行業秩序管理,包括IPTV、互聯網電視等領域的行業規范或將繼續強化,并或涉及互聯網直播、回看等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OTT浪潮下,歐洲國家都加強了OTT管制政策,例如歐盟加強了OTT巨頭對本土節目的要求;意法等國加強了電影窗口管理(參考《2021-2022全球核心OTT市場發展研究報告》);而英國新近重定BBC職責并擬立法加強公共廣播保護,尤其是要求在CTV的BPG中突出公共廣播(參考《英國加強公共廣播保護》)。
在海外,亞太AVOD市場被認為將復蘇;令人關注的Netflix廣告應用已經積累了100萬用戶(參考《Netflix的廣告應用將帶來什么命題?》);BBC則因重大賽事減少將削減約500小時的體育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