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介入后,終于有區領導 非常重視 ,聯合調查處置也開始了。但這些原本可來得更早。畢竟,填江造地工程已完工,生態傷害已經鑄成,即便把填埋渣土全部清理打撈上岸,但水質的污染、水生生物棲息地的受影響,修復起來都要不小的成本。
實際上,類似的填江造地,將建筑垃圾傾倒入湘江,不是第一次。此前媒體就時有報道,以至于有舉報者稱, 再這樣下去,湘江遲早會被填掉! 這里面,監管者的態度顯然難辭其咎。
如在2015年,有人用建筑垃圾填江 造地 ,已經填到株洲市自來水公司取水口旁,民眾飲用水安全面臨重大隱患。焦急的居民和環保志愿者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卻很長時間都無人過問,最終只好求助媒體。
應該說,在保護湘江上,湖南也挺重視。此前湖南省曾專門要求,積極發動和引導民間組織和廣大志愿者參與湘江保護,省財政為此每年還撥款200萬元支持在湘江流域開展環保志愿服務,據說此舉在全國首開先河。而部分監管責任人員對填江造地問題上的慢作為或懶作為,顯然與這份努力的方向相悖。
就眼下看,對某些部門的不作為和懶政進行鐵腕治理,實現民間有所呼、監管有所應,才是對民眾和志愿者熱情的最好保護。而這樣的治理,不妨從百米湘江被填埋等具體個案的查處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