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3年我國房地產市場進入了全面市場化以來,居民必須通過房地產市場購買房產才可以獲得房產居住的所有權機會。放棄了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區的公屋模式,走向了中國特色的房地產分配模式。房價就開始一路飆升,到了2007年幾乎今天和明天也會相差10萬、8萬,上午和下午也是不一樣,到了搶到就是賺到的買青菜蘿卜的方式購買房產。2014年以來的房價再一次上漲,重蹈十年前的搶購模式。
就比如說把深圳房價炒成上漲10%,既有真實的房價上漲,也有炒作的成分。所以深圳要徹查房價上漲,五個部門齊行動,展開調查。結果出來了,深圳市住建局調查結果顯示,一季度房價略有上升,今年將新開工商品房上千萬平米。個別自媒體基于掛牌價得出一季度二手房價格大幅上漲9.7%的結論,與事實嚴重不符,不排除個別中介機構和人員惡炒深圳樓價。
整體看來,3月份,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因疫情積壓的住房需求呈現出逐步釋放的勢頭,從而導致房價也水漲船高。而2020年開年,樓市經歷了幾個月的停擺,讓不少剛需看到了“抄底”的希望。目前,樓市正在有序回暖階段,而房價也出現了變動。
經濟學家任澤平說過,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金融方面來看,央行堅持房住不炒的紅線還是不變。2月21日,央行的電話會議中,明確表示,繼續“因城施策”落實好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促進市場平穩運行。開年至今,央行已降準三次,釋放超過1.75萬億資金,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在此背景下,企業融資成本降低,購房者貸款利率下行,購房成本隨之降低。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北京作為過去幾年房地產調控最嚴格的城市,樓市平穩,在降息的趨勢下,迎來了一個“窗口期”。而這個窗口期對于購房者而言,不論是剛需還是改善,都有優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