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冠治愈者不免疫!“免疫護照”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目前各國科學家正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加快步伐研發疫苗,類似吾征AI等各類健康管理軟件的推出有助于人們加強對自身健康的管理。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對感染過新冠病毒的治愈者是否可以從此免受感染滿懷期待。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刊文,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感染新冠肺炎治愈并產生抗體的人可以免受再次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還表示,必須對"免疫護照"的概念保持警惕。那些認為自己對再次感染已經免疫的人,很可能會忽視公共衛生建議,這樣的認識反而會增加病毒繼續傳播的風險。
疫苗專家陶黎納表示:世衛組織的這個說法是基于科學、非常謹慎的表態。
通常被病毒感染后的康復者體內存在針對性抗體,它有效防止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很大,但的確也存在一定的失效概率。但這不能就此理解為抗體沒用或者疫苗沒用。要證明有抗體的人不會被再感染,就必須經過嚴格的實驗,但目前全球還沒有進行過這樣的研究。
有人擔心,如果康復者的抗體無法達到免疫的效果,那么以生成抗體來對抗病毒的疫苗還有用嗎?
陶黎納表示,用康復者含有抗體的血清去治療,跟用疫苗進行預防是兩碼事。目前疫苗主要用于預防,這個階段進入人體的病毒量很少,只要體內有微量抗體,能把進來的那點病毒干掉就可以了。而治療所需的抗體量很大,因為患者體內的病毒太多了。這就好比救火,火剛燃起時(預防階段),一口氣就可以把它吹滅,但等到燃成熊熊大火(治療階段),用水槍都不一定滅得了。
之前有些國家甚至想到了"群體免疫"的方法來對抗疫情,但就目前來看,這種方法還沒能實現。
張文宏表示,所謂"群體免疫"理論,就是要有足夠多的人通過感染獲得抗體,從而在人群中有效阻擋病毒持續傳播。
"這就好比是你跟劉翔進行100米賽跑,只要你給劉翔設置足夠多的障礙,你就能跑贏他"。
以美國為例,按照比爾·蓋茨的說法,如果想要達到所謂"群體免疫"效果,至少需要有一半的人口(也就是1.5億人)感染新冠病毒。在臨床實踐中,即使按照10%這個較低的重癥比例計算,這就意味著至少要有1500萬人需要入院治療,其中50%的危重病人需要進行插管搶救。美國近期公布的危重病人死亡率高達80%,也就是說,將有高達600萬美國人因為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不僅比爾·蓋茨和很多美國醫學專家堅決反對,廣大美國民眾也不會答應。
張文宏指出,人類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通過放任自流的"群體免疫"策略戰勝疫情的先例。科學證實,接種疫苗是實現"群體免疫"的唯一途徑。
譚德塞4月再次透露,來自世界各地的130名科學家、資助者和制造商簽署了一份聲明,承諾與世衛組織合作,加速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
總之,感染過新冠肺炎治愈了的也有可能再次感染。不要以為治愈了就可以盲目自信得到了"免疫力",在疫苗出來之前,該做好的防護還是要做好,戴口罩,消毒,勤洗手,少去人群集中的地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