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民調,有些民調偏向共和黨,有些則偏向民主黨。在“真實政治網”上,可以查到所有的主流民調,并且會統計近兩周各大民調的平均數據。
由于是平均數據,所以能夠比較客觀、真實地反應出美國的民意。下圖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3月13日~25日的民調數據。
當時,美國疫情剛剛爆發(fā),受到“團結旗幟效應”的影響,特朗普的平均支持率上升到了47.3%,不支持率則下降到了49.3%,民調差距僅有2個百分點。
團結旗幟效應是指,每當國家遇到重大危機的時候,美國民眾都會團結在總統周圍,促使其民調支持率大幅上漲。
但是,隨著疫情惡化,死亡人數逐步突破5萬、8萬、10萬,特朗普的支持率開始不斷下跌。從下圖可以看到,在近兩個星期,特朗普的平均支持率跌到了43.5%,平均不支持率則上升到了54.5%,民調差距擴大到了兩位數,也就是11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主流民調都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要低于不支持率。差距最大的是政治新聞網和莫寧咨詢公司的聯合民調,支持率要比不支持率少17個百分點;即使是差距最小的哈佛大學民調,也有6個百分點。
“團結旗幟效應”消失了
這說明,“團結旗幟效應”的作用已經基本上消失了。當民眾冷靜下來后發(fā)現,特朗普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并不好,甚至犯了非常多的錯誤,是疫情不斷惡化的重要原因。
不過,特朗普始終不承認自己有任何的責任,還稱自己做得非常好,并將責任推卸給民主黨籍的州長、美國媒體、前任總統奧巴馬,甚至是中國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
另外,特朗普在疫情期間發(fā)表了很多荒唐的言論,降低了民眾對他執(zhí)政、領導能力的信心。例如,他曾說新冠肺炎不過是嚴重一點的流感,到4月份就會自然消失,還說向人體注射消毒劑可以殺死病毒等等。
在今年11月份大選之前,如果美國疫情仍然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失業(yè)率繼續(xù)上升,民眾生活持續(xù)受到疫情影響,特朗普的支持率有可能進一步下跌。
那么,拜登會贏嗎?
對于前任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來說,特朗普在疫情期間的表現越糟糕,他贏得總統大選的幾率就越高。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一些美國民眾討厭特朗普,并不代表他們就會支持拜登。
我們以5月23日~26日的《經濟學人》雜志和YouGov的聯合民調為例,當被問到是否支持特朗普的工作時,有45%的民眾表示支持,53%的民眾表示不支持,兩者相差8個百分點。
但是,當問到如果今天就舉行大選,你會選擇哪位候選人時,45%的民眾選擇拜登,42%的民眾選擇特朗普,兩者僅差3個百分點。這個差距非常小,屬于誤差范圍之內。
所以,77歲的拜登若想贏得大選,除了要讓更多的人討厭特朗普,還得讓這些人轉向支持自己,讓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勝任總統的工作。如此,拜登才能吸引更多的選票。
總之,今年的美國大選會異常激烈。因為,兩位總統候選人的實力差不多,爭議的話題卻有很多,例如疫情、移民、控槍、醫(yī)改、氣候變化等等。
另外,覆言有一個很明顯的感覺,這屆總統選舉并不是比較哪個候選人更加優(yōu)秀,而是在比較哪個候選人做得更爛;在兩個爛蘋果之間,選擇一個不那么爛的蘋果當總統,相信很多美國民眾也會有這種感覺。
今日話題:特朗普民調還會不斷下跌嗎?歡迎你的留言和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