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也就是6月2日晚上,大暴雨形勢一觸即發。各大超級計算機模式都報出,6月2日晚上到6月3日白天,湖南、江西、浙江連帶江蘇、安徽、上海會出現一條非常明顯的暴雨帶,其中浙江中西部還會有大暴雨帶,暴雨中心離杭州非常近。正因為此,中央氣象臺發布了暴雨藍色預警,杭州氣象臺發布了暴雨黃色預警。
一開始確實如此:6月2日晚上暴雨帶開始在江西發展,江西中北部大雨滂沱,不少地方達到了暴雨量級,甚至局部大暴雨。不過接下來,這條雨帶在往東走的時候,逐漸變細變薄,到浙江境內時就變成細長的中雨帶了。但與此同時,江蘇境內的鎮江、常州、無錫一帶卻發展出了暴雨云團,雷達上紅彤彤的幾個點非常扎眼。
所以6月3日早上,杭州市民睜開眼之后發現,說好的暴雨沒了!確實也不太湊巧,6月3日夜間杭州都有小到中雨,但正好上班早高峰的7-9點一滴雨也沒下,降水量為0;等大家都到班之后,雨勢又大了起來。但不管怎么說,暴雨到大暴雨是確實沒有了,杭州也就是中到大雨的水準,而且下的非常知趣,對生產生活沒什么影響。
正因為此,杭州氣象臺取消了暴雨預警,與此同時杭州網友不滿意了,問為什么沒報準。其實,杭州氣象臺確實盡力了。梅雨是西南季風在副高北側和冷空氣交匯形成的雨,季風往北沖的趨勢是超級計算機能掌握的,但在多山地形下往北沖的速度、和冷空氣交匯的程度,是很難掌握的。6月2日晚上,季風向北沖的速度是正常的,江西的雨帶也是正常的,但6月3日凌晨,季風突然超預期的加速了,到江蘇和冷空氣干仗了。正因為此,6月3日凌晨江蘇常州、無錫暴雨傾盆,雷雨云團移動到南通和上海崇明后,還出現了局部大暴雨,很多常州無錫的朋友被雨聲吵醒。
其實,天氣預報發展這么多年,是越來越準的,超級計算機已經可以算出10天后的天氣趨勢,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與此同時,大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了解個大概,更要精確,要知道某時某分某條街下幾毫米雨,所以會感覺“不準”,這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天氣預報需求的直接體現。當然,首先是加快科技發展速度,但另一方面,也要考慮科技的發展不是一日之功,大家對天氣預報還是要寬容,只要程序合理依據充足,起到防災減災作用,有一些科技水平范圍內的誤差,其實是正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