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成為熱點后,網友們驚喜地發現有些科技公司CEO、高管也出現在了地攤上。如何理解這一現象,我認為一是借勢營銷,二是傳達公司的親民形象,三是尋找公司在地攤經濟中的潛在機會。
這兩天,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和唱吧創始人陳華紛紛現身街頭,擺起了地攤。而騰訊公司的一名總監也在街頭擺起了地攤,為騰訊招聘員工了。
科技公司CEO走上街頭擺地攤,乍看起來,和他們高大上的形象不符。但是這恰恰是中國互聯網公司能夠在本土不斷擊敗來自美國的互聯網巨頭的最根本原因。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根植本土文化,更懂中國,更接地氣。他們總是能夠及時響應社會熱點話題,并投身其中,宣傳自己。
不得不說,唱吧、水滴籌、騰訊的借勢營銷非常成功,這幾天都是網友們討論的熱點了。互聯網是眼球經濟,如果一家互聯網公司離開了公眾視野,基本也就不會有什么發展了。
另一方面,科技公司擺地攤也能傳遞自己的親民形象,互聯網行業已經不是藍海了,競爭也非常激烈。如果能通過地攤這種人民喜聞樂見的方式拉近與用戶的心理距離,無疑也有利于業務的開拓。沒有人喜歡高高在上的巨頭,越是親民,約會得到人民群眾的熱愛。
第三是地攤經濟發展空間很大,也給互聯網公司提供了很多可能性。中國互聯網最大的特點就是草根性、屌絲經濟,根基越深越容易成功。各互聯網公司也需要盡快找到與地攤經濟的結合點。
而面對地攤經濟,有幾家互聯網公司已經走在了前面。微信支付已經推出了“全國小店煙火機會”,用數字化工具推動“地攤經濟”提檔升級;京東也推出了“星星之火計劃”,組織超500億貨源支持地攤和小店經濟;蘇寧也推出了“夜逛合伙人”計劃,在貨源、資金等層面扶持地攤經濟。
地攤經濟剛剛啟航,其他CEO們還不趕快上街擺攤發掘商機? #地攤經濟#
?上林院:楊飛,經濟學博士,高校教師,深度觀察產業經濟與財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