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路透社發表一爆炸性觀點,即這次的抗議示威活動將成為壓垮美國的最后一根稻草。
言論一出便引發全球關注。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全球輿論反應,很大程度在于美國當前的所作所為已經嚴重透支了世界對其的信任,人們非常想知道,曾經的美國還能堅持多久?
路透社何出此言?看美國的經歷就明白了
從今年2月份開始一直到現在,美國人民的生活可以說經歷了極大的變動,簡直就是從天堂瞬間掉入地獄。
2月份時,美國疫情急劇惡化,緊接著全美多地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開始實施嚴格的封禁政策。如今,經過3個月的防疫防控,美國的疫情才得以稍加控制,但其仍舊是當前世界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死亡人數和確診人數紛紛位居世界第一。
而封鎖的過程中,所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就是,經濟、金融紛紛崩潰。數據顯示,美國破產的企業達到5000多家,失業人口達到4000萬,財政赤字為8萬億美元左右,美股、油價直線下跌,甚至多次出現大熔斷,創下美國歷史的奇跡。
好不容易等到5月份,美國政府終于可以宣布解封,進而重啟經濟,挽救美國損失,但又面臨到抗議示威活動的發生,并且這次的行動席卷全美70多個城市。
各大商場、建筑物都遭到破壞,很多城市不得不啟動宵禁(這在美國歷史上鮮少發生)。另外,就連美軍都被派上街道維持秩序,坦克、裝甲車更是隨處可見,可想這次的行動有多嚴重。
不過,就算
要知道,在這次大規模的
當然,除了內部問題重重外,外部環境也被美國總統搞得一團亂。
不僅不斷激化同伊朗的矛盾,而且還站在正義的對立面,果斷從世衛組織退出,進而引發全球憤怒。
基于此,路透社得出這一結論也就不奇怪了。
中國機會終于到了?
在細數完美國的種種行徑后,路透社也就此延伸到中國。
他指出,美國的種種倒行逆施很大程度上會給中國創造機會。比如,美國在宣布退出世衛組織的同時,中國也宣布將會對該組織捐贈20億美元,相當于美國5年所繳費用的總和。
另外,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美國的主動讓賢將使中國不得不站出來幫助世界一夜間失去主心骨的國家和地區發展。
比如,中國將加大對非洲地區疫后發展工作的支持。
不過,在此我們應該注意一點,這一局面都是美國一手造成的,中國作為當前世界有一定話語權的國家,不可能看著世界局勢走向混亂,中國的出手完全出于大國責任。
大選能改變當前面貌?
對于當前的亂象,很多人將希望寄托于美國11月份的大選,若特朗普真的沒能連任,那新上任的總統可能會打破前規,重新回到正軌。
不過,我們應該明白,美國這樣做所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畢竟國際社會對變臉迅速的美國已經大失所望,人們不會像以往一樣快速回歸,再度唯美國馬首是瞻,這一點從很多歐洲國家的態度就能看出。
但不管怎么說,我們還是希望世界能夠早日步入正軌,畢竟和平發展才是21世紀人類追求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