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都市現場綜合廣東臺新聞中心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前段時間連續下雨,很多市民都會穿著涼鞋、拖鞋蹚水而過,專家提醒,雨后蹚水,小心惹“毒”上身。
近日,廣東珠海的一位市民吳先生在上班途中,突然下雨,只好蹚水趕路,可到公司后因為沒有備用鞋襪,只能穿著濕襪子、鞋子繼續上班。第二天,他就開始發燒,小腿也紅腫疼痛,于是前往中大五院皮膚科就診。醫生診斷,他患上了常見的皮膚疾病——丹毒。這到底是什么皮膚病呢?
照片顯示:吳先生左腿紅腫,并伴有水泡。醫生介紹,這就是丹毒,俗稱“流火”,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感染性皮膚疾病,最常見的感染部位是下肢和面部,表現為局部的紅斑、表面發熱,伴有疼痛,與周圍正常的皮膚之間分界比較明顯。
中大五院皮膚科主任 馬寒:“不光是雨水,還混合著下水道的臟水、污水漫到路面上來,那肯定含有很多致病的微生物、細菌、真菌等。那么一些年紀大的 皮膚有破損的,有些小的傷口的或者很細小的傷口,這時候局部免疫功能低,細菌就容易進入(人體)就容易感染了。”
除了局部皮膚的紅腫疼痛外,丹毒患者局部的淋巴結也會腫大。不及時處理,紅腫皮膚表面可能發生水皰、大皰或血皰,往往伴有發熱、寒戰、頭痛等癥狀,嚴重者可能發展為敗血癥或膿毒血癥,危及生命。
中大五院皮膚科主任 馬寒:“碰到下雨天,穿雨鞋或者是準備干爽的襪子、鞋子。到了目的地后,用清水洗干凈,換上干爽的鞋襪會很好的預防。還有擔心的話,可以常備一些常用的抗生素藥膏,如白德邦這類的藥膏,局部擦在小的傷口上,也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