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三峽大壩不知道養活了島內多少的媒體節目和名嘴:最近他們在討論三峽大壩“變形潰壩”之危的同時,又開始暢談他們視之為“臺灣之光”的雄風導彈炸毀三峽大壩的可能性。
不過,島內媒體人謝寒冰卻在一檔政論節目中表示:臺灣的雄風飛彈,只配給三峽拍灰塵。
6月24日晚播出的《新聞龍卷風》中,謝寒冰稱,有一位不具名的旅德專家日前分析認為,如果三峽大壩一旦潰壩的話,洪水將直接沖到南京和上海,整個出海口全部完蛋。
對于這套說法,謝寒冰表示,期望因為三峽大壩潰壩從而影響長三角,這是建立在洪水只會沿著河道向下游沖去的理想狀態之上,“就算是真的潰壩,到了宜昌,實際上它到那邊還能維持65公里/小時,你確定嗎?”
謝寒冰指出,即使如此,島內還是有聲音幻想著要利用雄風導彈趁此機會炸毀三峽大壩。
謝寒冰告訴觀眾,“我說真的,不要鬧了,你那幾百公斤的彈頭去給人家拍灰塵用的”。他援引大陸科研人員通過實驗得到的數據稱,“他們用七個實體壩,直接拿炸藥去炸,然后用了幾十次的電腦模擬,他們認為說,如果是當量20-30萬噸的核子彈炸下去,大概會在表面上炸出一些裂縫”。
謝寒冰還說,如果真的要保證一定能炸毀,“得是沙皇氫彈,一顆就解決,那是5千萬噸當量。”

事實上,炸毀大壩是現代戰爭中十分常用的軍事手段,而自三峽大壩開始建設以來,海外就有不少的政客和名不符實的軍事專家提出過“用導彈炸毀三峽大壩”的想法和方案。
這其中,尤以臺灣軍事專家蘇紫云2018年初的一番言論最為出名。
身為臺灣淡江大學整合戰略科技中心執行長的蘇紫云,在當年1月13日的演講活動中宣稱:臺灣應當樹立“國防經濟”觀念,把發展大型水面艦艇和F-35的錢拿出來發展中程導彈,兩枚就可以炸掉三峽大壩,1000枚就足以讓解放軍攻臺部隊無法行動。

事實上,任何敵對勢力想要對三峽大壩動手都是沒這么簡單的。
因為三峽大壩是一座堅固的混凝土重力壩,以花崗巖為基礎,一共澆筑了2794萬立方米的混凝土,每一個壩塊都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來保證穩定性,其堅固程度難以用言語形容。不僅如此,三峽大壩的周邊還部署了嚴密的防御體系。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曾說過:一般的戰爭是不可能墜毀三峽大壩的。
不少專業人士也表示,除非是爆發核戰爭,不然根本不會對三峽大壩造成傷害。
新浪軍事兩年前的一篇文章指出,核彈對于壩高200米以上的水電站大壩基本上不構成威脅,因為其多采用的是空中引爆的方式,沖擊波對于壩體造成的沖擊力相對有限。至于一些巨型鉆地彈,可能性稍微高一些,但是在強大的防御圈內搞連續轟炸是不太現實的。
可以這么認為,別說是炸三峽大壩,就算是想靠近都比登天還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