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班主任“跨省堵人”,是想向茍晶道歉還是施壓?|新京報快評
都毀了別人的人生了,還想靠私了來解決問題?
文 | 王言虎
山東濟寧女子茍晶自曝23年前被班主任女兒頂替上大學一事,正在被輿論廣泛聚焦。6月24日,當地宣布成立調查組介入此事,并表示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但就在此時,“詭異”的一幕發生了——
根據媒體報道與茍晶自述,茍晶發帖之后,當年的班主任邱老師不辭辛勞帶人奔波700多公里,專程從山東濟寧尋至浙江湖州,希望能與茍晶見一面。根據監控,一輛山東牌照的白色小汽車堵在了廠區門口,幾名大漢下了車,從中午12點守到晚上7點多。但茍晶始終沒有與對方見面。她想通過法律渠道解決這件事。
茍晶拒絕與邱老師見面,無疑是明智和理性的,因為頂替上大學絕對不是一個私人事件,涉嫌違法犯罪,只能由公共部門來調查裁決。所有眼睛也都在盯著茍晶能否得到本應屬于她的公平正義。
但此時邱老師不惜以近八旬高齡跨省奔襲,謀求私下接觸茍晶,顯然不同尋常。這很可能意味著,盡管此事尚待調查,但事情的真相他心知肚明,已經心虛了。
邱老師跨省奔襲、帶幾名男子堵門求見等一系列激進行為,到底是為了道歉還是施壓,目前還不宜“誅心”。但就算是為了道歉,不是公開認錯而是想尋求私下解決,本也表明:直到現在,他依然缺乏對茍晶真誠的悔意,他可能依然對私下“交易”存在幻想,但這是對受害者冤屈赤裸裸的蔑視。
操縱頂替他人上大學,這可是涉及高考公平與學生命運的大事。就是心腸再硬,二十多年過去了,面對受害者的伸冤,也該承認錯誤,真心真意向她懺悔了吧?

與陳春秀一樣,茍晶同樣出身于貧寒之家。她成績優異,就讀于當地重點高中,正常水平考上大學沒有任何問題。而即便第一年沒有“考上”,她甚至頂著家庭經濟壓力考了第二年。這種改變命運的愿望是如此強烈。
但她不會想到,自己的兩次高考,可能都有一雙自己無論如何都看不見的手,在操縱著她的命運——說這些的前提,是她所述的“兩次被冒名頂替”屬實。而這種操縱,對一個考生的人生、一個家庭的命運,可能是毀滅性的。
二十多年過去,茍晶通過艱苦打拼,也過上了體面的生活,用她自己的說法,“我奮斗了23年,才在命運里扳回一局”。她已經不太在意被強行改變軌跡的人生,之所以堅持舉報,也并不是想要賠償,而只是因為“想糾錯”,求一個真相。
受害者可以不“介懷”,操縱者卻不能無悔意。如果邱老師做了虧心事,這個時候,他就應該為自己的錯誤真誠懺悔,也應該坦然面對法律的依法裁決。企圖以私下接觸乃至施壓解決問題,本質上仍是沒有正視那個自己親手導致的罪惡悲劇。
事實上,按茍晶和媒體的說法,自事發以來,邱老師一方一直秉持著同樣的“私了邏輯”:他此前曾嘗試帶著錢物去茍晶老家請求和解,但被茍晶母親拒絕。而據茍晶描述,他臨走的時候特別指出茍晶妹妹孩子今年中考,這被其解讀為是以孩子升學為籌碼逼迫自己作罷;后續的跨省尋見,根據茍晶同事的說法,“他(班主任)騙我們說他是茍晶的親戚,說茍晶和他女兒有點矛盾,需要解決一下。”
可以看到,邱老師的種種行為,機巧背后充斥著痕跡明顯的算計與投機,這種算計與投機表現,與當初的高考操縱行為一以貫之。
這不該是一個沒名沒姓的年代,那些高考中的冤屈,無疑應該被盡量打撈與洗涮。從陳春秀,到王麗麗,再到茍晶,屬于她們的公正都不能少。眼下當地還在調查此事,茍晶到底有沒有被頂替,如果有,是怎么被頂替的,什么人參與了這次頂替,次年復讀高考再度落榜是不是再次被頂替……這些都需要一一查清,給當事者一個交代。
而無論如何,那些曾經的頂替上大學“操盤手”,都該向受害者真誠地說聲“對不起”,并為之擔責。于Ta們那個已比泰山還重的人生際遇而言,這已是“輕于鴻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