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加勒萬河谷沖突事件后,印度國內“反中”情緒水漲船高,掀起了一波抵制中國制造的輿論潮。24日,路透社爆料印度政府玩起了“暗箱操作”,“扣押”來自中國的集裝箱,導致大量中國制造的電子元件等商品積壓在印度港口,印度媒體也證實了這一消息。
印度最大的財經媒體之一《今日商業》(BT)表示:“印度政府沒有給出明確的消息”,但是印度商界人士傳達出的消息很清楚——不要接收從中國來的任何貨物,等待進一步通知。
BT從他們那里得到的理由簡直是“欲蓋彌彰”——不是邊境沖突,而是新冠疫情在中國的第二波暴發。
中國是世界最早成功控制住疫情的國家之一。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表示,雖然防控形勢依然復雜,不能掉以輕心,但是北京與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直接關聯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且觀察者網查閱企業資料得知,蘋果的生產廠位于深圳、上海、成都、鄭州和太原;戴爾在廈門;福特則在重慶、杭州和哈爾濱。
據BT報道,目前這批產品等待“風險評估”或情報部門的介入。此外,海關據說還向印度的港口、機場和貨運官員發出內部通知,在全國范圍內扣押中國的集裝箱。
英國路透社從兩位消息人士處得知,蘋果、思科、戴爾和福特汽車的產品也在受到影響的產品之列。另有消息人士表示,蘋果在印度的代工制造商臺灣富士康的電子元件也受到了“牽連”。路透社稱印度主要港口的海關官員要求提供額外的清關材料。
印度政府的這波操作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BT表示,“許多企業感到困擾”,特別是許多電子零部件的延誤會影響印度的商品出口。有利益相關者表示,如果官方繼續扣留來自中國的集裝箱,很可能造成港口阻塞以及大規模的貨運延期。
溫馨提示:全球“解封”進行時!。財經最新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
免責聲明:文章中操作建議僅代表第三方觀點與本平臺無關,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據此交易,風險自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