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到疫情與國際油價的雙重影響,作為國際能源大國,俄羅斯經濟正陷入困境。據俄羅斯央行預測,該國2020年經濟將萎縮4%;此外,油價的大跌也影響著當地的經濟——俄官方5月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4月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6.3萬億盧布,同比下降約28%。
要知道,作為全球產油巨頭,國際油價的起落牽動著俄羅斯的經濟前景。此前,各國經濟的停擺,減少與原油的需求;再加上歐佩克減產協議的生效,使俄羅斯石油產業遭受著較大損失。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全球能源評估》顯示,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下降6%,并認為全球能源系統正遭遇70多年來的最大沖擊。
或許是由于該國經濟已經陷入困境,俄羅斯正計劃對該國支柱產業——石油“出手”。據外媒7月3日報道,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表示,該國預計將從8月開始按此前達成的協議削減減產幅度,也就意味著,未來俄羅斯將會上調石油的出口額度。
而中國作為俄羅斯石油的重要出口目的地,此舉將有可能加大石油對華出口。據俄羅斯最新官方數據,6月份該國對華出口石油量同比增長18.1%,增至240萬噸;此外,并計劃7月對華出口增至350萬噸。這也可能意味著,該國8月石油的出口或將繼續把目光投向中國市場。
那么我國會買賬嗎?值得注意的是,據市場消息,另一石油供應國——沙特,將減少7月對亞洲至少5家煉油廠削減10%至40%的石油供應量;而該國7月份面向亞洲客戶的所有等級原油價格均上調了5.60美元/桶至7.30美元/桶不等。
也就是說,沙特減量提價的舉動,再加上近年來中俄兩國在能源貿易方面合作日益加深,并且得益于兩國間優異的地理位置等優勢,未來俄羅斯在我國石油市場的份額將有可能得到擴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