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冒名頂替是違法行為,但是每年高考還是有不少人這樣做了,今天山東省政府介紹2020年夏季高考工作情況的時候對查處242起高考冒名頂替事件做出了回應,涉案人員都已經被追究法律責任。
據@人民日報 7月3日消息,今日,山東省召開發布會表示,媒體報道山東查處242起冒名頂替入學,是2018年9月山東省啟動的集中清查行動中發現的,這些違法行為實際上發生在2006年以前。
中國教育報記者:我們注意到,近來媒體曝光了我省幾起冒名頂替入學事件,請問關廳長,省教育廳采取了哪些措施來防范高校招生冒名頂替行為,維護教育招生考試的公平公正呢?特別是有媒體報道稱茍晶被頂替上學事,引起廣泛關注,請問您對此怎么看?
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關延平:近期媒體報道、社會關注的冒名頂替入學事件,大多發生在2006年前,由于當時信息化手段不足、信息公開渠道不暢、身份鑒別技術限制等歷史原因,相關人員采取違法違規手段獲取入學資格。近年來,我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斷加強對考試、錄取、入學等各環節的管理,采取多項措施,防范高考冒名頂替行為。
教育招生考試公平是社會公平、教育公平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我們在通過入學機會均等、辦學條件公平、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等措施,努力維護義務教育公平的同時,也通過多種措施維護高校招生考試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