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就像是一條“信息高速公路”,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還催生了電商、移動支付、短視頻和外賣等新經濟和新業態。根據數據顯示,在2018年10月,我國的網民數就達到了7.7億,互聯網普及率更是達到了56.3%,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接入和應用互聯網,商業機會也是越來越多!就拿電商來說,其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送貨上門的服務,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的購物,可以說是對人們生活影響最大的互聯網產物。
而說到電商,就不得不說淘寶了,當初馬云創立阿里巴巴后,就順勢推出了購物平臺淘寶,并且還擊敗了中國第一家購物網站易趣ebay,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但隨著電商時代的不斷發展,京東、拼多多、當當網和抖店等都紛紛崛起,淘寶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被擠壓,就目前來看,國內的電商市場已經形成了淘寶、京東、拼多多平分天下的大三角格局!其中京東的優勢就是強大的京東物流,拼多多靠的是極致性價比,淘寶則是不收取商家服務費,所以吸引了很多商家入駐,也帶來了大批消費者。
電商的成功也帶動了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根據數據顯示,截止今年3月份,我國快遞包裹數已經突破了200億件,可以說非常有前景。但隨著電商的競爭日益激烈,無論是商家還是平臺都開啟了價格戰,而為了利潤最大化,都在不斷壓縮各種成本,所以快遞行業的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甚至開啟了價格和服務的“內卷”,很多小快遞公司要么被收購,要么就倒閉不干了,如今也只剩下順豐、申通、中通、圓通和百世這些大快遞公司。
其實馬云之前就曾說過,快遞行業的利潤率極低,幾乎不賺錢,所以馬云當時也并沒有打造自己的快遞業務。但劉強東就不一樣了,其早早的就建立了京東物流,即便是虧錢也在保持運營,甚至還投入幾百億在全國各地建設倉庫,目的就是要打造京東的快遞物流網絡!根據京東的財報顯示,京東物流在連續虧損16年后,終于在這兩年實現了盈利,并且物流服務和時效也是越來越完善,儼然成為了京東最大的“底牌”!
在看到京東不斷地進行物流布局和投資,馬云也是坐不住了,開始進入快遞行業,并建立起了菜鳥網絡!而且為了短時間趕超京東物流,馬云直接走了一個捷徑,那就是利用“免費式策略”,將三通一達和天天快遞等收入了麾下。馬云先是利用自己的大數據和互聯網優勢搭建了菜鳥網路平臺,然后又推出成本極低的一聯式面單,幫助旗下快遞公司節省成本,所以這些快遞公司才會死心塌地的加入菜鳥,隨著越來越多的快遞公司加入,菜鳥也是力壓京東物流成為了行業中最大的巨頭!
不過,商場中永遠都是利益,天下沒有永遠免費的午餐,當這些快遞公司習慣了使用菜鳥的一聯式面單,并且嘗到了“甜頭”后,馬云就開始“收網了”,那就是凡是使用菜鳥一聯式面單的快遞,每單都要收取1分錢的服務費!對此,這些快遞公司雖然很不滿,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因為它們現在已經離不開阿里了,并且即便每單繳納1分錢,整體算下來成本依然比之前低很多。
可能很多人會說,馬云收取的這1分錢服務費太少了,沒啥意義。但千萬不要小看這一分錢,因為菜鳥網絡每年都有幾百億的包裹,每單一分錢也有好幾億元了,關鍵還是凈利潤!正所謂商場如戰場,所有的免費都是二次收費,所以馬云此舉也并不算是套路,只能說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不知道你們是怎樣認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