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生飯的問題一向是偶像的痛,相比于普通的粉絲,偶像本人對于私生飯的憤慨更為強烈,這一點在王一博的微博中被完整披露出來。
在車上安裝跟蹤器、半夜被陌生人敲門、開車沖撞工作人員,每一個偶像或多或少都承受著私生飯帶來的威脅,但在某些時候,正是這些私生飯才貢獻那么多的應援資源。
不光是王一博,曾經紅極一時的TF、現在當紅的肖戰都飽受私生飯的騷擾,王嘉爾質問粉絲是否販賣自己的家庭住址,范丞丞直接怒懟:私生飯還算粉絲嗎?
追星這件事情前提是不能干涉正常的生活,即便有干涉,也要是正向的影響。偶像本身要有一個公眾人的擔當,有義務去引導粉絲理智追星,比如理智消費,勸阻未成年粉絲消費等義務。
對于粉絲來說,在追星的過程中,可以像前幾年鹿晗粉絲打卡一樣,和偶像在同一個地方打卡,可以購買和偶像同款的服裝,但若是這份喜歡變成一種癡心妄想,便不值得提倡。
瘋狂的粉絲自古有之,如此大規模且瘋狂的現象在飯圈出現后變成一種詭異的現象,興許是被某些影視作品洗腦,私生飯也會幻想自己能夠在機緣巧合之下和偶像在一起。
我們說著私生飯,在這個網絡高度發達的社會中,那些去明星家中圍追堵截的人群,往往是明星超話中的活躍分子,在被喜歡蒙蔽頭腦的時候,這些私生飯或多或少成為“105張專輯”的貢獻者。
俗話說得好,劣幣驅逐良幣。隨著私生飯數量的增加,理智的粉絲將會逐漸被驅逐,等到私生飯換了墻頭,偶像只能面對職業生涯的低谷期。
私生飯更多時候指代的是一種精神狀態,飯圈從來沒有一種標準去區分粉絲的類別,私生飯最明顯的特征便是用超話的等級、鐵粉標志、應援物資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是偶像的真愛粉。
每一次私生飯事件爆發之后,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私生飯的群體特征極為類似。她們有著類似的行為,覺得自己付出了就要得到回報,怨憤為何自己氪金了偶像還不給自己回應,可惜這不是游戲,你氪金只是因為你傻。
在很多時候,我們對飯圈嗤之以鼻,主要在于其秩序的混亂,在互聯網的面具之下,你都不知道對方的年齡幾何。更確切一點說,飯圈中活躍的人群都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以及巨嬰們。
在最近的新聞中,我們可以發現私生飯的數量并不少,那我們如何去評價一個粉絲是否是私生飯呢?我認為只要滿足下述幾個原因之一便能稱為私生飯。
為了偶像盲目消費、強迫別人支持自家偶像、跟蹤騷擾偶像生活、用偶像名義出去招黑、將自己視為偶像的重要人物 往往那些說著自己理智追星的人物最缺乏理智。私生飯氪金再多,也無法成為真正的粉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