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5月29日將宣布措施,回擊中國的“港版國安法”。不過美國學者認為,特朗普可能會采取溫和的回擊方式。
法新社5月28日報道稱,美國認定香港不再擁有自治,如果取消這個金融樞紐的特殊地位將影響深遠。報道也稱,特朗普的舉動也可能最終恐淪為象征性動作。
美國華盛頓哈德遜研究所美中關系專家史帕丁(Robert Spalding)表示,如果華盛頓采取強硬措施,恐將危及中國與自由市場所有金融聯結。據他說,一旦這種聯結消失,股市、債市、金融交易、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都會遭到波及。
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球在特朗普手上。美國霍夫斯特拉大學法學教授古舉倫(Julian Ku)說,特朗普有很多彈性可以伸縮。據古舉倫表示:“特朗普可以將香港的關稅待遇調整至和中國一樣,或者調整香港依美國出口管制法所受待遇,讓美國更難出口高科技(到香港)…或兩者都做。”
但古舉倫相信,特朗普比較可能會采取較為柔性的做法。他說:“我估計特朗普會采取一些大動作,向中國展示他是認真的,但不會改變適用于香港的所有美國法律。估計特朗普會有所節制,才能讓中國有讓步的機會。”
報道稱,特朗普在貿易問題上對北京采取了強硬立場,但對人權問題興趣不大。在11月尋求連任之際,他也不愿危及自己與中國的貿易協定。如果美國對香港實施經濟制裁,美國企業也會遭受稱重打擊。
《華爾街日報》5月29日報道稱,據政府官員和其他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可能在記者會上宣布,美國將取消某些與軍方有關院校相關的中國研究生和研究人員的簽證。特朗普還將概述他對中國就香港行動的回應。
報道稱,政府官員警告說,5月29日聲明的細節仍在變化之中。特朗普也有可能會發表其他與中國有關的聲明,但官員們說,他不太可能宣布美國將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或退出他今年早些時候談判達成的美中貿易協議。
美國負責東亞與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5月27日也在記者會上說,美國的制裁范圍很廣,可能是針對個人的,可能是簽證制裁。他還說:“當然,我們還可以采取經濟制裁和其他措施。”
他還強調,美國將盡力確保香港人民不受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