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西洋熱帶風暴“BERTHA”(譯名:伯莎)消失之后,全球的“成名”風暴暫時處于暫停期,但是新風暴胚胎的醞釀還是不少,根據全球熱帶氣旋監測數據顯示,如今還有92L、92A雙風暴胚胎醞釀之中,兩個風暴胚胎的風速都達到了25KT。不過按照趨勢來看,命名的可能性不太大。
92A已經進入到了陸地區域,而92L的條件又比較差。所以這兩個風暴胚胎發展起來的可能性稍微低一點,唯一可能被命名的就是北大西洋的92L,但是按照發展路徑來看,也不會影響任何地區,后期如果出現了變化我們再來觀察下,這就是全球“雙風暴胚胎”的情況。
西北太平洋地區暫時沒有新的臺風胚胎發展。超級計算機模擬暫時也不會有熱帶擾動發展,所以我們繼續等待海洋區域的變化之后,再來進行觀察說明。下面我們主要看看陸地區域的天氣變化。
隨著強降雨的發展,在5月30日,我國不少地區依然具有強降雨,中央氣象臺也再次發布了暴雨預警,其中在31日之前,貴州、江南、華南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大雨或暴雨,局地有大暴雨。而中央氣象臺認為,在5月30日20時之前,我國江西中部和東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福建西北部、湖南南部、廣西東北部以及廣東中東部等8省市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
而主要的大暴雨區是在江西東北部、浙江北部、湖南南部、廣西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最強降雨量達到了160毫米,同時在強降雨發展的時候,還要注意對流天氣的發展。從降雨的具體分布我們可以看到,這條“水龍帶”是從江浙滬地區直接延續到了廣西邊緣區域,橫跨多省,總計出現了5個暴雨或大暴雨地區。
而廣東地區的局部降水也比較強,其中出現了三個明顯的大雨點,都是40毫米,所以廣東的朋友也需要多多注意下。而到了5月31日的時候,整體的雨水會發生新一輪的改變,大暴雨的地區將會徹底消失,而暴雨區主要移動到湖南南部、浙江南部、廣西東北部、廣東中部等4省部分區域。
其中大多數的暴雨區都是分散性的模式,南方在5月31日多數都是以中雨為主,相對來說減少了很多。這就是整體5月結束之前的一個降雨情況。這里需要提醒下大家,在江南、華南及貴州等地有較強降雨,需防范持續性降雨、強降雨落區疊加及強對流天氣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而這個時段之后,新一輪的強降雨也在不斷的發展之中,中央氣象臺認為在6月2-7日,還有一波降雨出現,江南,華南等地的雨水會再次增強,其中將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的明顯出現,按照時間上來說,又有6天降雨的發展,所以接下來南方的雨水依然會處于偏多的情況。
按照中央氣象臺的數據指出,在未來10天,江南、華南等局部地區的累積雨量將會超過300毫米,部分地區偏多1倍以上,所以雨水是“扎堆”模式,我們從未來10天左右的累積降雨量預報圖也可以看到,在南方大范圍地區的累計降雨量都是達到了100毫米到250毫米的雨量范圍,局部地區甚至達到了250毫米到400毫米的區間,所以“超負荷”的降雨已經明顯在南方形成,包括過去10天的時間,主要的降雨也是集中在南方地區,所以今年南方出現大洪水的可能性確實較大,大家應該隨時注意強降雨的發展。
最后我們說下北方的天氣變化,如今北方的天氣也比較奇怪,5月就要結束了,居然還有冷空氣的發展,根據中央氣象臺數據饗,在5月31日,受到冷空氣的影響,華北,東北等地將先后有4~6級風,陣風7~8級,氣溫下降4~8℃,局地10℃以上,所以說北方部分地區還有降溫天氣,這天氣的變化真的是很強。南北地區的天氣發展真的是“兩極分化”,所以在北方的朋友注意保暖,南方的朋友注意防止降雨了。